close

向「御本尊」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
御本尊是日蓮佛法中的信仰對象,「御」是敬語,「本尊」是根本尊敬之意。其外觀是一幅繪上中文漢字與梵文的卷軸。
SGI會員在家中安置御本尊,向其進行日常修行 ,朗朗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力求開啟生命中的佛性。

人的內心是隨著所接觸的外緣而改變的。與人相遇、感受著天氣的轉變、聽音樂、看電影等外在的緣都能對人的心境造就某種程度的影響。佛性是生命中最高的境界,同樣地也要靠外緣來啟發,日蓮所確立的修行――即抱持著信心向御本尊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正構成了這開啟自身佛性的外緣。日蓮的宏願,是讓一切眾生,不分男女、種族、地位,都和他一樣證得佛果,圖顯御本尊是落實這宏願的具體一步。

 

御本尊的真正意義不是從卷軸的文字中去領會的。日蓮闡明,「南無妙法蓮華經」 是貫穿宇宙與生命的萬有之法。日蓮圖顯御本尊,為這萬有之法賦予具體的形態。具體而言,御本尊體現了《法華經》的場景並包含了「十界互具」的法理。「十界」是指由地獄界至佛界的十種生命狀態或境界。「十界具」,是指各界都互相具備十界,地獄界的眾生有十界的生命,佛界的眾生亦如此。這法理顯示,隸屬任何境界的人,都身懷佛界,具有成佛的顯能,同時也教示,佛界並不是甚麼超然的境界,成佛的人也並非脫離塵世的超然存在。

御本尊中央寫著「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個大字,其左右繪著象徵佛生命中十界的人物之名,代表了十界眾生在「南無妙法蓮華經」的照覽下湧現佛界之意。

扼要地說,眾生皆能成佛,關鍵在於醒悟到這點,並付諸行動。日蓮為此圖顯御本尊,確立「自行化他」的修行──對著御本尊唱唸南無妙法蓮華經,在自己修行的同時,也教化他人同來修行。

係唸"nam myoho renge kyo",中文的意思是"南無妙法蓮華經".

在《妙法蓮華經》內,釋尊說出眾生都是「與我等無異」,即都是佛.只是因為「無明」,令明鏡般的佛界染了塵(污水),唱唸"nam myoho renge kyo", 就表示相信自己有佛界,要把明鏡般的生命重新湧現,照耀自己,再把自己的光亮,去照耀別人,令他人都同樣得到幸福."nam myoho renge kyo", 就是去清洗宿命(污水)的器皿.🙏🏻🙏🏻🙏🏻

==========================================================================================

生命藏寶圖-御本尊

在修行日蓮大聖人佛法中,供奉御本尊的重要性,並不在於文字上的意義,而在於它圖顯了本佛的生命及南無妙法蓮華經的法則。即使懂得閱讀或書寫御本尊上面的文字,並不意味著就會獲得額外的功德,或就能明白御本尊本身的奧義。御本尊上面的文字,一些是歷史、神話人物或佛法的諸天善神。日蓮大聖人以他們來代表宇宙間的的種種作用,和我們自身的生命境界。這些作用全聚集在南無妙法蓮華經的周圍;因此,御本尊可說是具體表現了潛藏我們生命的佛界。

創價學會第二代會長戶田先生曾就受持御本尊的目的,作了如下的指導:「人的力量很薄弱,再怎麼靠自己的力量,都會受他人或環境的支配,為了使自己生命更強盛、更光輝和更幸福,就必須信奉一念三千的佛法,別無他法。這是日蓮大聖人在700年前對大宇宙呼喊的大哲理,也為此,日蓮大聖人說示,將一念三千之寶珠授與我等幼稚之人,使我們獲得幸福的境界。所謂一念三千之珠寶,就是大聖人在1279年(弘安二年)1012日圖顯的大御本尊。」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御本尊可比喻為一張指點生命與宇宙至高無上寶藏之所在(亦即南無妙法蓮華經之妙法)的地圖。這張藏寶圖告訴我們,這寶藏可以在我們的生命內尋獲。對於明白這寶藏圖所具有的意義之人而言,御本尊就不只是一張紙,而是相當於「寶藏」、極尊貴的信仰對象。此「寶藏」是指生命本身具備的至高無上的境界及潛能。

 諸如日蓮大聖人在「法蓮抄」中云:「此法華經文字,盲目者不能見,肉眼見是黑色,二乘見為虛空,菩薩見得種種色,佛種純熟之人奉見是佛。是以,經文云:『若有能持,即持佛身』。」(御書1091頁)

如何才能正確明瞭這張藏寶圖,並找到它能指向的寶藏?大聖人勉勵我們:「唱佛名、讀經卷,…皆納於我一念之功德善根也,須具此信心也。」(一生成佛抄404頁)換言之,大聖人教示我們,生命即最大之寶藏,也因此提醒我們:「此御本尊全不須求之於他處,祇在我等眾生持法華經,唱南無妙法蓮華經之胸中肉團中。」(覆日女書其一1295頁)能悟達這一點,在佛法上稱為「悟達的境界」。

為傳遞此一訊息,大聖人採用「一念三千」的原理,尤其是十界互具的原理,作為御本尊圖像的基礎。御本尊本身即是代表了佛界及佛界所具有的其他境界,這就是「十界互具」。

在御本尊中央寫有「南無妙法蓮華經  日蓮」,這是表示「人法一箇」(圖表中12),亦即大聖人的生命包含在妙法之中,就像他在「覆經王經」中寫道:「日蓮之魂祇在南無妙法蓮華經。」(1169頁)正如大聖人的一生所示範的,也明示了我們的生命在根本上與南無妙法蓮華經的法則是一體的。

這也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擁有與本佛大聖人生命相同之特性。只要我們能如大聖人般,為廣宣流布奮鬥,像大聖人那樣確信、祈願,我們亦能顯現同樣的勇氣、希望與智慧。這就是大聖人在「阿佛房御書」中所教示:「己身又是三身即一身之本覺如來也。如此信之而唱南無妙法蓮華經。」(1371頁)

在「南無妙法蓮華經  日蓮」的左右兩邊,寫有代表日蓮大聖人生命十界的各個人物。大聖人在御本尊上包括了這些人物,以顯示即使是佛的生命也潛伏有較低的九界。大聖人以這種寫法表示,代表九界的人物都受到妙法的照覽,正如「覆日女書其一」中「受妙法五字光明之所照,現本有之尊形,是云本尊也。」(1295頁)換句話說,這些人物顯示了在佛界中所包含的九界。

在御本尊內,十界的代表不盡相同。有些御本尊,十界的每一界都由不同的文字或佛典中的文字作為代表。不過,其他的奉寫的御本尊,十界是由一組人物作為代表,如四聖。大聖人採用了兩種方式,較後的法主也一樣。

◎日寬上人摩寫的御本尊

至於日寬上人摩寫的御本尊,十界乃由兩組人物作為代表,即四聖(佛、菩薩、緣覺和聲聞界)及六道(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界)。

在日寬上人摩寫的御本尊內,四聖的代表為釋迦牟尼佛(8)與多寶如來(9),二者代表佛界。此外地湧菩薩之上首的四菩薩:上行菩薩(10)、無邊行菩薩(11)、安立行菩薩(6)和淨行菩薩(7)。

六道皆由代表天界、畜生界及餓鬼界的人物作為代表。例如,天界是由四大天王代表----大毘沙門天王(4)大持國天王(13)、大增長天王(27)及大廣目天王(33),還有大日天王(20)、大月天王(16)、大明星天王(15)和第六天魔王(19)。畜生界的象徵是八大龍王(22),而餓鬼界的象徵則是鬼子母神(25)和十羅剎女(24)

◎其他文字代表

天台大師(26)和傳教大師(23)代表在過去傳承了佛法的正統。

印度的土地神帝釋天王(17)與大梵天王(18)作為諸天善神被包含在御本尊內。此外,還有日本的土地神天照大神(31)和八幡大菩薩(28)

有兩個名字是以中古時代印度的梵文所書寫的,即代表「煩惱即菩提」法門的愛染明王(14)和代表「生死即涅槃」法門的不動明王(21),還書寫了大聖人所宣明的「佛滅後2230餘年之間於一閻浮提之內未曾有之大曼荼羅」 (32)

在御本尊上顯示因果法則的是兩個佛法相承---「有供養者福過十號」(5)和「若惱亂者頭破七分」(12)

◎御本尊的排列

御本尊圖上的排列,是以法華經所描繪的虛空會作為根據。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中說到,一個巨大的寶塔從大地湧現:「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

「由旬」據稱是印度當時帝王一天行軍的距離。五百由旬約等於地球的半徑。寶塔湧現時是關閉的,但當為証實釋尊之教義真實的多寶如來出現和邀請釋尊與他並坐時,御尊隨即將寶塔打開,虛空會儀式由此展開。

關於寶塔,戶田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生命中冥伏著佛界此不可思議的生命。其生命力及狀態無法想像,也非筆墨所能形容。可是,我們的生命體卻可具體的顯現它。『見寶塔品』的儀式也就是告訴人們,我們自己能將冥伏於生命中的佛界具體顯現。」

換句話說,寶塔的出現,是比喻我們生命中具有偉大無比的佛性,教導「一個人具有巨大的力量」。在「法華經」中,打開關閉著的寶塔,表示將理論上潛伏於每個人生命中的佛界轉為每個人佛性的實際顯現。

御本尊的中央的「南無妙法蓮華經  日蓮」相等於寶塔。釋迦佛和多寶如來並坐塔中面對一切會眾。其餘的菩薩、諸天和一切會眾則面對二佛。在印度的習俗裡,重要的人物通常是坐在右邊。當我們面對御本尊時,釋迦佛是在「南無妙法蓮華經」左邊,而上行菩薩(地湧菩薩之上首)則在右邊,這意味著釋迦佛是從寶塔內面朝外,而上行菩薩則面對著他。

本文和所列的圖表將可幫助你看清日寬上人摩寫的御本尊內,每個人物或文字的位置和意義,將能幫助你意識到日蓮大聖人要帶給全人類都一個訊息---每個人都是佛,透過對御本尊的信心,每個人都可以達到佛界。

我們可以把每個人的生命與御本尊的形象作一比較。生活在末法這污濁的時代,我們的生命很容易被較低的生命境界支配,諸如:修羅界或畜生界這種情形發生時,就如同把修羅界或畜生界置於中央,而不是南無妙法蓮華經。

我們的生命就如寶塔一樣,但它有可能會關閉、深埋在繆見的土壤中,因此,我們應努力從無明的土壤中,將埋沒的寶塔崛起,且打開寶塔,將南無妙法蓮華經確立在我們生命的中央,讓它照明我們較低的生命境界,使他們處於適當的位置。

能使之成為可能的,就是信心的力量和「自行化他」的實踐。以堅強的信心持續地向御本尊實踐修行就是我們的挑戰,這也讓我們認識,我們的生命內奧藏有此至高無上的寶塔。我們就可以正如譽本尊的排列所示,鞏固起生命的佛界,並以此佛界作為生命境界的基礎。(轉載自馬來西亞「宇宙」20008月號許錫輝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C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