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池田SGI會長於昭和31年(1956年5月)在大阪展開大折伏的法戰,締造了一個月內折伏11111戶的前所未有的廣布金字塔。當時,池田會長以日蓮大聖人的御金言為根本,激勵大阪的共戰同志,現謹摘錄其中的30則御文,並稍加說明,供大家共勉學習:

1、《化不可能為可能》

「如使彼濕木生火、乾土出水然,吾強盛祈之!」(呵責謗法滅罪抄 御書1177頁)

你要如同在濕木上要生起火,從乾土中要取出水般,以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決意祈求吧!

2、《祈求必能如願的信心》

「日蓮縱是如何祈禱,若不信,是如就濕燧打火,終無益也。」(覆四條金吾書其十四 御書1240頁)

不管日蓮是如何地在為你祈求,你自己如果對御本尊沒有信心的話,那就像是要用濕的燧石打火般,再怎麼祈求終究是徒勞的。(祈求之事,重要的是你的信心)

3、《取勝在於事前的準備》

「乃運謀於帷幄之內,決勝於千里之外者也。」(前日進諫書 御書201頁)

戰鬥時,若能在帳棚內事前充分地構思、演練卓越的作戰計畫,就已決定了在千里之外戰場的勝負了。

4、《認真且拼命的行動》

「一念盡億劫之辛勞,本來無作三身,念念生起。所謂南無妙法蓮華經,是精進行也。」(御義口傳下 御書826頁)

立於長時間為廣布辛勞奮戰的一念時,原本自身生命內在的佛界生命,就會瞬間瞬間地顯現出來。總之,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修行,就在於拼命努力的實踐。

5.《連續勝利的根源》

「惡黨雖多,不能勝一善。譬如雖集眾火,一水足可消之。」(異體同心事 御書1540頁)

惡的勢力雖多,終究無法勝過最高最善的御本尊的力量。譬如,火勢再旺,仍然會為水所撲滅般。

6.《最高的「作戰」方法》

「恃何兵法莫若用此法華經兵法也!」(覆四條金吾書其十四 御書1240頁)

作戰時,比起用怎麼樣的策略、方法,還是用「法華經的兵法」,亦即,以向御本尊祈求為根本,方為重要。

7.《高過「作戰」的力量》

「夫運窮則兵法無用,果報盡則所從不從。」(覆四條金吾書其十四 御書1239頁)

沒有福運的話,再怎麼想辦法也都沒有用的;過去所累積下來的善根用盡的話,隨從也都不會再跟隨了。

 

城主越有勝利的把握,守城的士兵就越能發揮力量。反之,城主越是沒有自信、害怕敵人,士兵也會恐懼而使不出力量。

11.《作為賢者而奮戰》

「必有三障四魔之障魔出現,是以賢者喜,愚者退也。」(覆兵衛志書其二 御書1134頁)

宿命轉換之時、決定勝負之時,必定會有阻礙信心的三障四魔的障魔出現,此時,賢者會高興地來面對這些障魔,而愚者就會因心弱而退轉。

12.《作為獅子王奮起》

「各各須取出獅子王之心,莫畏他人如何威脅。獅子王不懼百獸,獅子之子亦復如是。」(聖人蒙難事 御書1238頁)

每一個人要抱持獅子王之心的確信,不畏懼他人任何的威脅。獅子不畏懼百獸,獅子之子也是一樣,不畏懼百獸。

13.《自知使命》

「人身難受,如爪上土;人身難持,如草上露。壽百二十而污名以死,何如一日之生而揚其名!」(崇峻天皇書 御書1221頁)

由於過去累積善根,而今生得出世為人。能夠出生為人是極其希罕的,如同指甲上所沾的大地的泥土。而人一生的壽命也是極其短暫的,如同草上的露很快就會消失。因此,以其活了120歲身敗名裂而死,不如就算活一天而流芳萬古的人生來得有價值。

8.《團結是勝利的關鍵》

「若是異體同心則萬事成,同體異心則諸事不遂。」(異體同心事 御書1540頁)

有異體同心的團結,任何的事也都能夠實現。反之,看起來像似團結,但每個人的心像一盤散沙的話,是什麼事也都無法實現的。

9.《決定於「長」的一念》

「軍以大將軍為魂,大將軍畏縮,則步兵不前。」(致乙女函 御書1269頁)

作戰時,重要的是,領導者的將軍的一念。中心者的將軍膽怯的話,隨從的部隊也會膽怯而敗戰。

10.《一切的力量在於「責任」》

「又、城主剛,守者強;城主恇,守者忙。」(道場神守護事 御書1015頁)

14.《人生最高的價值》

「倉之財無勝於身之財,而身之財莫若心之財第一也!」(崇峻天皇書 御書1222頁)

比起金錢、財產等的「倉之財」,技術、學識、才能等的「身之財」要來得更有價值。比起「倉之財」或「身之財」,「心之財」亦即,為廣布奮鬥的信心所構築的福運、善根,才是人一生最高的價值。

15.《無後悔的奮鬥》

「我之一門,須是夜則斷眠,晝則止暇,有以思之也。切勿一生空過,而貽悔萬載」(致富木書其二 御書1005頁)

(許許多多的高僧、學者妄構邪義,毀謗正法)日蓮一門要止暇斷眠,破折彼等的邪惡。不要白白地度過一生,而留下長久的後悔。

16.《緊隨廣布的行列》

「就善、就惡,捨法華經者必得地獄之業。」(開目抄下 御書249頁)

在為廣宣流布奮鬥的途中,必定會有種種的事情發生。但是,不論是碰到好的事情,或是不好的事情也好,捨棄法華經(對御本尊)的信心,離開廣布的行列,即是墮入地獄之因的最不好的作為。

17.《持續是成長之因》

「受易持難,而成佛在持。持此經之人,須知必將遇難而持之。」(王舍城事 御書1182頁)

一時信受御本尊是容易,持續受持卻較困難。但是,成佛的要諦是在於持續受持。受持法華經的人,一開始就要有「必然會碰到難」的覺悟而去受持。

18.《有勇氣的人才有力量》

「法華經之劍但為信心勇猛者之用,如虎添翼。」(覆經王書 御書1169頁)

所謂法華經(御本尊)的劍,只能為信心強盛的人所用。有勇氣的人受持法華經(御本尊)時,就會成為如虎添翼的無敵勇者。

19.《以歡喜的心奮鬥》

「諸人何所歎焉!雖非迦葉尊者,舞則舞之;雖非舍利弗,躍而踊之。上行菩薩自大地出,是踊而出之者也。普賢菩薩來時,大地起六種震動。」(大惡大善書 御書1363頁)

大家為何要嘆息?一點都不需要悲嘆!迦葉尊者不是高興地在舞蹈嗎?舍利弗不是歡喜地在雀躍嗎?上行菩薩出現時,也是同時一湧而出。並且,普賢菩薩來到法華經的會座時,大地起了六種的震動。

20.《招來幸福的信心》

「今、日本國之為敵於法華經,是招禍於千里之外。以此思之,今能信法華經之人,定將是聚福於萬里之外者矣!」(十字蒸餅書 御書1573頁)

現今,日本國與法華經為敵,迫害日蓮,其結果是從千里的彼方招來災厄。以此事來思考,現今信受法華經的日蓮門下,必能從千里的彼方招來幸福。

21.《以「信心之眼」觀看》

「闇中有影,人不見之!虛空有鳥飛之跡,人亦不見。大海有魚之路,人亦不見。月中,四天下之人物無有闕遺,人不見之,然而天眼見之。」(覆日女書其二 御書1301頁)

在黑暗地方的影子,人無法看見。在天空中有鳥飛的蹤跡,人亦無法看見。在大海裡有魚游的航道,人亦無法看見。在月亮中,全世界的人或物,一個也不缺的都會照映在上面,這個人無法看見,然而天眼卻能夠看見。

22.《共同奮鬥的功德》

「佛心全是善,故縱為無知之人,奉讀此經,利益無量。譬如蓬生麻中,蛇入筒內。親善人者,其心其行其言自然正直。」(眾生身心書 御書1678頁)

佛的心是極善的心,即時不瞭解內容的人,只要讀誦佛所說的法華經,就會有無可計量的利益。譬如,生長在麻田中的蓬,自然而然會筆直地生長;蛇爬進竹筒中,也會變成筆直的一樣,跟善良的人做朋友、交往,也會受到善良的人的影響,這個人的心地、行動、言語也好,久而久之都會變得善良、正直。

23.《成為光耀法華經的人》

「一生如夢,明日不可期。縱淪為乞食,不可稍損法華經。」(覆四條金吾書其八 御書1211頁)

人的一生如同夢一般,並且不知明天會如何。因此,不管處於任何的境遇,也絕對不可做出,讓述說三世永遠幸福的法華經受到世人毀謗的言行。

24.《忠於自己而活》

「是即不改櫻梅桃李各各之當體,開見為無作三身,是即量之義也。」(御義口傳下 御書818頁)

以無量義經的「量」一字的意義而言,是指每個人在發揮自己最大的特質當中,開顯本有無作三身的佛的生命。「量」即是收納一切之意。

25.《相信「冥之照覽」而奮起》

「有陰德必有陽報也。」(致上野書 御書1610頁)

不為人知的信心實踐,也必然會有明顯的功德。

26.《勝利的泉源在於「祈求」》

「須深發信心,日夜朝暮,磨之不懈。如何磨之?但唱奉南無妙法蓮華經,是云磨也。」(一生成佛抄 御書405頁)

你要深切地發心,每天早晚不懈怠地琢磨生命。如何琢磨呢?信受御本尊,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即是琢磨之意。

27.《終歸在於「純潔的信心」》

「其上,非可以私意計量者也。遂乎不遂但依信心,全非日蓮之咎。水清則映月,風吹則樹搖。人之心如水,信弱如濁水,信純如清水。」(覆日嚴女居士書 御書1315頁)

因為已經向御本尊祈求,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再說什麼。妳的祈求能否如願,就是決定於妳自己的信心。如願與否,全然不是日蓮的責任。譬如說,水乾淨的話,水面就能映出月影,風強的話,樹就會被搖動。妳的信心就像能否映出月影的水。信心弱的話,就像無法映出月影的濁水;信心純真的話,就像能映出月影的清水。

28.《勝利的瑞相》

「大事無小瑞,大惡起則大善來。既有大謗法之人盈國,大正法必弘。」(大惡大善書 御書1363頁)

大的事情要出來時,事前不會只有小小的瑞相,而是會有大的瑞相。大惡發生時,是大善即將到來的瑞相。既然一國之中充滿大謗法,那表示,偉大的正法即將廣泛流布的瑞相。

29.《自覺奮戰之「時」》

「勉之、勉之!須是不惜領地,勿顧妻兒,更莫徒恃他人而猶疑不定,但唯決意耳!請以今年之世間為鏡,死者不知若干,汝迄今猶得存生,非為欲遇此事乎?此正是渡宇治川之時,此正是渡勢多之所。揚其名歟、污其名歟!人身難受,法華經難信者,此也。釋尊、多寶、十方之佛來集,請入我身,為我之助,可作祈念。」(覆彌三郎書 御書1527頁)

容我再三地囑咐,希望不要因珍惜領地或顧及妻兒,更且想依賴他人而猶疑不決。此次唯有下定決心!請你看看今年世間的情況,戰亂不絕,死者不知其數,你能存活至今,豈不正是為了要面對正邪的決戰。此一決勝負的奮戰,如同是要攻打京都時必先渡過宇治川、瀨田川一般,是成敗的關鍵。所謂生而為人難,法華經難信,就在於緊要關頭時能否下定決心。因此,請務必以「釋尊、多寶、十方諸佛齊集我身,助我一臂之力」的強盛一念,好好地祈求吧!

30.《前進、前進,再前進》

「由始及終,信心應日益堅強,否則,必將後悔。譬如由鎌倉至京,計程十二日,若行十一日,至最後一日而止步不前,何得而詠都城之月乎?」(致新池書 御書1515頁)

你自始至終要勤勵於信心!不然定會後悔。譬如,從鎌倉到京都需要十二天的路程,如果走了十一天,剩下一天就不再走了,那怎麼能夠挑望到京都的明月呢?

(譯自「大白蓮華」2003年4月號73-78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uChing 的頭像
    BuChing

    不輕的部落格

    BuC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